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网站
Logo
成果形成背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思想力、学习力和应用力的新工科人才。高等教育中,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成效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课程虽是教育的微观问题,但承载的却是新工科教育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创新课程模式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以来,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团队持续开展课程模式的改革创新,先后经历了开拓期、发展期和成果检验期(图1)。

 

1 课程发展历程

开拓期:2008-2012年,依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筑结构抗震”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逐年丰富视频库、案例库、习题库和设计作品库,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积极探索提升学生防震减灾意识和深度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课程负责人吴琛在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随抗震理论教学逐步成熟,抗震课程设计和综合实验等实践环节陆续开设,学生应用抗震知识在福建省结构设计竞赛中屡获佳绩。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学团队启动了学生在设计院完成抗震设计实战训练的卓越计划教学改革。至此,注重思政引领、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模式初步建立。

发展期:2013-2017依托土木工程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建筑结构抗震”开展全面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依据建筑工业化、信息化新要求调整,课程资源向数字转型,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社会实践发展为专业品牌活动。在这一时期,课程负责人吴琛获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注重课程思政和知识建构的“建筑结构抗震”在线课程“学银在线”“中国大学MOOC”教学平台全国共享,获批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自主研发的“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虚拟仿真实验”获福建省一流课程。2017年,服务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教学改革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模式逐步成熟。

检验期:2018-2022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教学团队获得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支持,通过“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学改革服务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在实践检验中日益成熟并向全国推广。在这一时期,团队获批“建筑结构抗震”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课程群”省级教学团队“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研究”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抗震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首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首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流课程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在高教出版社出版数字化教材,获批福建省优秀教学案例,支撑了土木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和“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模式教学成果分别于2018年和2022年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历经14建设团队基于“德才兼备·高阶思维·服务产业”的培养理念,立足“立德树人”一根本,融通“线上-线下、虚拟-现实”两空间,联动“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创新研究-工程应用”四课堂,建成了集“德育能力、思政要素、教学逻辑、思政机制”于一体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了培养“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数字思维”的高阶性教学模式,创建了“理实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路径,三者共同构建了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新模式(图2)。

2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模式